首页
> 要闻动态 > 热点专题 > 归档专题 > 开展“五型”政府建设 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 工作简报

“五型”政府建设工作简报第11期(总第53期)

发布日期: 2021-07-09 15:05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经验做法】


雷速体育:“党建+社会救助”国家级试点

全面落地生根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雷速体育: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决策部署,根据民政部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要求,抚州市全面铺开、全域推进“党建+社会救助”试点,全市上下形成了大抓社会救助良好态势,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要载体。

一、着眼改革创新,在观念转变中筑牢试点工作根基。雷速体育: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党建+社会救助”创新试点地区后,坚持把“党建+社会救助”试点作为全市2021年重点改革项目之一,牢固树立以党建引领社会救助发展新理念,积极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高起点开展试点工作。一是高位推动。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市政府副市长为常务副组长,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将试点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全面压实各级各部门社会救助工作主体责任。先后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试点工作,为全市“党建+社会救助”试点把脉问诊、把关定向,推动试点工作成为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惠民项目”。二是组织带动。根据《民政部办公厅雷速体育:开展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办函〔2020〕114号)文件精神,制定下发《抚州市“党建+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面部署试点工作,13个试点县(区)结合各自实际,主动承接试点任务,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构建了“1+13”(抚州市1个总方案,各县(区)共13个子方案)试点工作实施体系,为试点工作高标准推进打牢了组织基础。三是机制联动。市本级先行在中心城区精心打造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和社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站,其次在各地选定一批党建基础较好-的村(社区)开展前期试点,精心打造一批“样板房”。截至目前,全市共安排试点工作经费2200多万元,分别在城市172个社区、农村180个行政村开展试点工作;全市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共设置社会救助服务点702个,设立党员先锋岗564个,2231名党员担任村(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

二、着眼共建共救,在统筹资源中拓展试点工作内涵。为构建共建共救助工作格局,确保政府部门间救助工作机制的良好运行,雷速体育:立足“大数据+大网格”,集成多部门多类别的在线救助项目,实施信息共享,搭建起“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网格化管理平台”,与“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对接,通过线上自动预警功能,实现精准认定、精准救助。一是加强监测,应保尽保。对接教育、人社、医保、住建等部门,通过部门间信息数据共享比对,锁定疑似困难群众和高危返贫预警对象,适时发出监测预警信息,提前化解贫困风险。通过主动监测预警,全市今年已脱贫和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人口中,新增纳入低保306人、新增纳入特困20人。二是线上核查,应退尽退。实现与公安部门的户籍、车辆信息,住建部门的个人公积金缴存、贷款信息,省内20余家银行的存款、理财产品等信息自动核对。截至7月,全市今年共完成申请救助家庭核查12473户45003人次,核查预警信息7616户28584人次,核查率达到63.4%。三是匹配资源,数据协同。通过“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网格化管理平台”、“抚州民政12349便民服务网”等惠民平台,有效汇集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极大地提升社会救助服务精准度。目前,通过惠民平台的数据汇集和匹配,全市共帮助2.26万名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医疗救助、住房帮扶等问题。

三、着眼优质高效,在固本强基中提升试点工作实效。全市各级各地立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对标对表社会救助工作职能要求,适应基层社会救助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以乡镇(场、街道)、村(社区)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增强社会救助组织功能,拓宽救助服务渠道,不断提高社会救助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一是加强资源统合。在乡镇(场、街道)打造“社会救助综合服务窗口”,将民政、医保、人社、教育、卫健、房管、残疾、妇联和工会9部门有关社会救助功能整合为一体,实行定人定岗、专人专岗、挂牌上岗,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一体化”办公、“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确保困难群众“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一切事”,有效地缓解了社会救助业务部门多、手续繁杂、各行其是的问题。二是简化便民服务。将低保等社会救助业务审批权限下放到乡镇(街道),全面提升了低保对象认定的精准度;通过建立社会救助信息化服务模式,将低保等社会救助业务经办时限从32个工作日缩短为不超过18个工作日,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救助事项申请、办理、查询等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三是拓宽服务渠道。依托村(社区)“百姓说事堂”、“村民议事室”等载体,为有司法需求的困难群众协调法律咨询、代理等法律服务,切实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借助“便民服务站”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的救助平台,积极倡导社会团体、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投身社会救助。通过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扶贫救助活动,筹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捐赠的生活物品,为困难家庭送去温暖与关爱。组织“解忧暖心传党恩—情暖万家”专项行动,积极为困难群众宣传、解答低保救助、临时救助、特困供养、两残补贴、孤儿保障等民政救助政策,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60多人次,为群众办理实事30余件。通过多种创新举措,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投身救助事业,实现了社会救助从单一行动向多元互动转变,有力推进了试点工作向纵深开展。

四、着眼便民利民,在优化服务中丰富试点工作内容。全市上下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的试金石,积极创建便民利民举措,推动社会救助从被动申请向主动发现、困难群众上门求助向主动救助转变。一是创建“网格+社会救助”模式。将社会救助工作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大数据平台,把主动发现社会救助需求列入网格化管理入格事项,目前,全市在城市社区和农村行政村分别设置功能性网格党组织794个和2796个,共有基层社会救助网格人员16550人,开展社会救助志愿服务活动1278人(次),打通了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二是开展“五必到五必访”活动。全市各地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组织功能,做到有红白喜事必到、有矛盾纠纷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代办事项必到、有生产就业问题必到;困难家庭必访、危重病人家庭必访、空巢老人及留守儿童家庭必访、信访户必访、困难群众和党员必访。结合“四进四联四帮”党员驻村帮扶工作,实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困难群众帮扶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有3814名党员通过“五必到五必访”活动,主动走访、发现困难群众帮扶需求,帮助22559名困难群众解决低保申请、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住房帮扶和教育扶持、临时救助等方面问题。三是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以抚州民政12349便民服务网为平台,运用社会救助小程序,困难群众可以通过手机上传“一证一书”(身份证、授权书)提出救助申请,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实现救助事项“掌上办”、“指尖办”。今年来,全市有239名困难群众通过抚州民政12349便民服务平台申请低保救助、12名困难群众申请特困供养、38名困难群众实现了临时救助申请。



查看中国竞彩网评论
用户名是否匿名 验证码看不清点我